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核算和人口抽查的初步数据。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,死亡人口1041万人,人口减少了85万人。
2022年成为中国人口负增长元年。
看蓝色那条出生人口曲线,2018年以来陡峭地下降曲线可真不寒而栗!

短短五年,出生人口差不多打了个对折。
未来老龄化少子化当然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,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还要等18年后这一代人进入劳动年龄才会凸现出来。
短期内,可能就是妇幼医院、幼儿园小学和婴幼儿行业感受会比较明显。
十几年后的事儿,现在可能还顾不上去操心了。
因为,更让人担忧的事情已经来了:
城市化进程几乎戛然而止。
看数据,2022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9.2亿,比上年增加646万人;城镇化率达65.22%,比上年提高0.5个百分点。
乍一看,这不是增加了600多万人呢!怎么能说停滞了呢?
要知道,1995-2020中国平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超过2200万!
2021年新增城镇人口1225万,一下子就跌了四成多;没想到2022年又跌去四成多。
也就是说,仅仅两年,城镇人口增量就只有之前的30%了。
如果把这条曲线拉出来,比前面出生人口的曲线更吓人。
城市没有新鲜血液,比乡村的空心化更可怕。
如果说人口问题是渐行渐近的“灰犀牛”,那么城市化停滞就是已经到来的“黑天鹅”。
这两年的陡降可能跟疫情有关,但从1998年以后的新生人口数量看,以后每年能增加的城镇人口恐怕也就是五六百万了。
由于经济增长主要靠城镇化进程,所以这一变化将会给我们带来重大挑战。
?比如,小海早就说过,2021-2022年的房地产危机并不是一个偶然,它只是来的太过暴烈了些。
在崩塌早有先兆:说说房地产危机的前世今生一文中,咱们就说过:
从2019年开始,越来越低的拿地量,与高居不下的交房量,充分说明市场中的敏锐者早就晓得这场游戏快要玩儿不下去了。
房地产交房的高峰期是2012到2021年这十年,年均10亿㎡。相对于每年2200万的新增城镇人口来说,这个量并不算夸张,因为其中70%都要满足新增人口,剩下的补历史欠账和老房更新也差不多了。
这也是小海认为在2020年之前中国房地产并不存在整体性风险的原因。
现在,新增城镇人口这么快萎缩到600万量级,那即便是垮塌后的2022年,房地产销售和建设量,都还是太高了!
光是目前拍出来的地,够未来30年盖楼用的了。
当然,这并不只是房地产的事儿。
比如,那么多规划的新区和产业园区,住民和工人从哪里来?甚至成熟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,还能有足够的工人么?
特别是要注意到,广州深圳杭州武汉成都西安这样的核心城市,城镇人口规模每年都还在以几十万的速度增长,那么剩下的城市呢?
所以,99%的城镇恐怕都将迎来规模停滞乃至萎缩的时代。这才是未来十年最大的挑战。
而迅速升级我们的产业,鼓励创新,是唯一的出路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d2021.cn/33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