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的市场中一个商品的价格由消费者需求和厂家的供给最终决定,当市场有大量需求而供给不足的时候,大家都抢着买,价格相应上涨,但供给量超过需求之后,厂家买不出去,价格下跌,当需求量和供给量趋于平衡的时候,价格也基本稳定。
假如这时价格是10块钱,现在国家要对这个商品收5块钱的税,如果对厂家收税,为了弥补这部分收税的钱以保证自己的利润,厂家必然增加价格,价格上涨为15块,用户购买欲望和购买量就下降了,厂家多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又只能减产和降价销售,最终价格稳定在13块钱,需求量较之前稍有下降。这时我们来分析,消费者买一件商品比之前多付了3(13-10)块,厂家的实际价格是8(13-5,5是收税)块,比之前少了2块,所以这5块的税收消费者承担了3块,厂家承担了2块。
如果对消费者收税,最初消费者需支付的实际价格变成了15(10+5,交5块税),购买欲望和购买量就下降,厂家多余的商品卖不出去,无奈降价销售,购买量就慢慢提升,最终价格也稳定在8块,所以消费者较收税前多付了3(8+5)块,厂商少转赚了2(10-8)块。
所以可以看出来对消费者收税或者对厂商收税最终效果是一样的(初始时还是有差别),他们共同承担税务。
谁承担得更多呢?这个得看对这个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谁大谁小了,弹性越小,承担得越多,如果一点弹性都没有,那就全部承担了。比如对卖粮的人(生产者)收税,他把税收全部加在价格上,买的人又不能少吃饭,只能含泪承受这个价格,承担了全部税务。又比如对买天燃气的人(消费者)加税,天燃气价格高了可以去烧煤,厂家天燃气卖不出去又不能把井捂住不让它冒出来,只能降价,承担了主要的税务。
不管是从量税还是从价税,只要影响价格,最终都会变成买卖双方共同承担,只是看谁承担得更多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011830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d2021.cn/4176.html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d2021.cn/4176.html